国爱堂清宫八珍糕:要创新更要重视知识产权
来源: | 作者:advertising-100 | 发布时间: 2024-01-30 | 262 次浏览 | 分享到:

(搜狐:http://www.sohu.com/a/193517609_587757)

        现如今,市场上的清宫八珍糕品牌繁多,但最正宗的当属国爱堂清宫八珍糕了。

        八珍糕始创于明朝1617年,由明朝御医陈实功首创,他一生注重脾胃保养,寿命达到了八十多岁,在《外科正宗》一书中留下八珍糕这个方子,并称赞它“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此后,八珍糕沿用百年,成为宫廷御用食疗养生妙方。

        乾隆四十年,清朝御医将陈氏八珍增减化裁、调整分量,精心制成了清宫特有的糕点,供皇上服食。据清宫脉案及《用药底簿》记载:乾隆帝一直到八十余岁,尤常服之。清宫配方档案上评价说:“八仙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清光绪六年(1881年),慈禧太后因内忧外患,终日心绪不宁,加之素来生活奢侈,好嗜肥甘,导致肝脾受损,服食八珍糕后即感效验,食欲大增,呕泄亦止,精神转佳。由此,太后笃信此糕,平时有病无病,都要嘱人备好八仙糕,以供她随时食用,至晚年亦未间断。

        八珍糕虽创于明朝,但八珍糕真正成名于天下,还是要等到清朝,由于乾隆和慈禧的喜爱,八珍糕才广为人知,故多称为“清宫八珍糕”。清宫八珍糕历经400多年的风雨历程,从宫廷到民间,到古代到现代,可谓历经传奇,其培育“后天之本”的价值在当代更显珍贵。

        起初八珍糕多为南方八珍糕,但南方八珍糕多注重口感,添加大米、糯米,白糖等无药用价值的成份较多,起主要作用的八珍成份较少,其效果并不明显,只能当作一种茶余饭后的零食食用。清宫八珍糕的效果得不到发挥,必定也不会引起重视。

        自古以来,医无定法,药无定品。国爱堂分析南方八珍效果不佳的原因后,又大量研究古籍,有众多知名中医专家的帮助下,才使得清宫八珍糕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起来的。

        国爱堂是全国清宫八珍领域知名老号,是百年清宫八珍糕的传承者和创新者,拥有“清宫八珍糕”完整知识产权,其它生产“清宫八珍糕”的企业,全部侵权。

        国爱堂以家传“清宫八珍糕”为基础,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的记载为指导,全面继承了清宫脉案及《用药底簿》中乾隆清宫八珍糕的制作技艺和配方比例,同时结合现代人的体质,复活了清宫八珍糕的价值。

        20多年来,国爱堂始终遵循“敬天爱人”的祖训,以爱顾客、爱客商、爱员工为理念,加强企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创造出具有国爱堂特色的糕方文化。

        国爱堂清宫八珍糕坚持做复兴中华药食文化的践行者。国爱堂人始终恪守“选料尽善尽美、加工尽心尽力”的价值观;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选用的材料均来自于其最优质的地区,真正做到优质材料无添加研磨。

        国爱堂坚持使用“清宫八珍糕”完整配方生产,在保证传统和专利产权的前提下,以目标受众为核心理念,按年龄段及体质研发出不同配方的清宫八珍糕,遵循“不怕麻烦、品种务全”的宗旨,除按年龄和体质生产清宫八珍糕外,国爱堂还充分考虑不同的人食用场景、口感的差异,生产了四大类,共20种八珍糕,有软糯香甜的丸子、薄薄的云片、花瓣状的糕点……

        为了不让传统药食文化的精髓失传,国爱堂清宫八珍糕还在技术上进行了开拓。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传承与创新并驾齐驱,引进日本陶瓷仿石磨超微粉技术,保证其研磨细腻提升香气,同时使食材破壁使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脾胃的负担;采用陶瓷仿石磨而不像其他品牌选用不锈钢磨,杜绝了重金属铬超标的情况,将清宫八珍糕中的重金属铬的含量降到最低,达到安全可控的范围。

        国爱堂人严把食材关,挑选、研磨每一个步骤均不许马虎;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恰到火候,拿捏得当,务必保证清宫八珍糕的品质。如此才造就了生产过程中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清宫八珍糕以“配方特别、选料上乘、工艺精湛、方便管用”而享誉海内外,被誉为“清宫八珍糕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