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eb6fe80102x7hv.html)
作为国爱堂的创办者,王朝辉曾经只是济南一家广告公司的文员。他经常会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
那是炎热夏季的某一天,王朝辉来到朋友家,两个人在家里喝茶闲聊。朋友突然说:“最近应酬多,大鱼大肉吃的肠胃很不舒服,经常腹胀,舌头上也有齿痕,吃一点就饱了。”王朝辉说:“你这是脾胃不好的表现,我小时候脾胃不好,我母亲常给我做一种叫八珍糕的东西吃,专门调理脾胃效果挺好的。”
王朝辉建议他吃点八珍糕。当时在北方并没有生产八珍糕的企业,超市和药店也没有卖八珍糕的,如果自已做就会很麻烦。
王朝辉自从朋友家出来,就一直记得此事。过了半个多月,恰巧王朝辉去南方出差,惦记朋友的不适,特意在南方买了一些八珍糕带回来给朋友吃。朋友吃过小半月后,他再次去朋友家喝茶聊天。
王朝辉问朋友吃过后感觉怎么样,朋友说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过于甜腻,王朝辉感到疑惑,两人便坐下来认真研究起了配料表。原来南方生产的八珍糕添加的白砂糖较多,而且八珍糕成份中大米和糯米的成份占比较重。
尽管南方的八珍糕以主打健脾养胃的功能,但是实际效果相差很远,只能称这种八珍糕为休闲的零食,比较注重口感,对养胃健脾的效果并不是特别关注。
王朝辉想如果调整一下配方减少大米和糯米的量效果是不是更好一些,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厂家的号码,将他跟朋友的想法告诉了厂家。
厂商委婉的回绝了他们的建议,因为厂家认为,如果减少大米和糯米的比例口感会差很多,消费者是不会喜欢吃的。
王朝辉由此萌发出创业生产八珍糕的念头。

王朝辉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信心生产八珍糕,是因为当时他就判断八珍糕一定会火,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有点像皇帝。
据记载,清光绪六年九月的一天,西太后慈禧由于嗜食油腻肥甘病倒宫中。她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太医李德生率众太医去为“老佛爷”会诊,认为其病是脾胃虚弱所致。
经过众医研讨都认为该给“老佛爷”补脾益胃,开了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处方,将茯苓、芡实、莲子、苡仁等八味食材加入适量白糖制作成糕点,并取名“健脾糕”。
吃了此糕几天后,“老佛爷”的病症竟完全消失了,食量大增,周身亦有力了。“老佛爷”一高兴便将“健脾糕”改称“八珍糕”。从此,“八珍糕”竟成了慈禧最喜食的食品。不管有病无病,总要让御膳房为她做“八珍糕”食用。
国爱堂创始人通过与国内有名的养胃专家交流,得知八珍糕的创始人其实是明代御医陈实功,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在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中对八珍糕这样记载:“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说干就干,这件事情之后,王朝辉决定创办一家专门生产和销售八珍糕的小公司,品牌名字就叫国爱堂。
王朝辉聘请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作为指导老师,致力于研制出一种无添加的清宫八珍糕,来解决现代人脾胃的不适。令王朝辉欣喜的是,一年后,清宫八珍糕粉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看着自已期盼的第一个孩子的出生,王朝辉对其倍加珍爱。王朝辉反复思量、煞费苦心,希望给它取一个大气又好听的名字。
这个星期天,王朝辉在家中读一本民国时期的书,书中讲了很多民国时期爱国企业家的故事,他看了深受感动。
八珍糕不是王朝辉的创造,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这是真正的国粹,真正的国宝,我们只有用心传承,将祖先的这份爱惠及苍生,才对得起我们的祖先,王朝辉突然心头一热:天啊,我的清宫八珍糕有名了,就叫“国爱堂”,国货精品,苍生大爱。
清宫八珍糕是大公司不屑一顾的产品,南方公司只注重口感而不考虑效果。王朝辉反其道而行之,更多关注产品的效果,而将产品的口感放在一个不是特别重要的位置。

针对南方八珍糕在产品上的缺点进行改进,国爱堂完成了两大创举:
第一、将八珍糕改为清宫八珍糕粉。使用真实食材研磨,不添加糖,不添加大米和糯米,只加入少量燕麦,让消费者冲泡喝。
第二、采用日本陶瓷仿石磨超微粉技术生产清宫八珍糕,这种技术能将食材破壁,研磨细腻可提升香气,极易吸收,而且能严控重金属铬超标。
这两大创举,大大提升了清宫八珍糕的价值,消费者食用后健脾养胃的效果非常明显,国爱堂清宫八珍糕大受好评。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业,早先济南是不生产清宫八珍糕的,在人们的认知中,济南和八珍糕是不沾边的,但是通过国爱堂的努力,清宫八珍糕成了济南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养胃特产,为济南赢得了荣誉。
国爱堂清宫八珍糕后来居上,销量超过了南方八珍糕,被称为“清宫八珍糕之父”。